决胜收官“十四五”|甘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中国甘肃网10月10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10月10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争选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作专场发布。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甘肃省作为黄河国家战略首倡之地,积极承担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重任,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
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流失治理区。为推进黄河国家战略,全省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建立统筹推进、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出台《规划》《条例》《决定》等政策文件,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在水源涵养上,甘南“山水工程”全面建成,修复治理面积达16.3万公顷,全州以不足黄河流域5%的国土面积贡献20%的水资源,“黄河蓄水池”功能凸显。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区林草植被保护和退化林修复持续加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2020年的67.65%提升至70.25%。
荒漠化治理方面,深入推进“三北”工程,聚焦河西走廊风沙带等区域,打造点线面复合生态防护网络,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的“双缩减”态势,“十四五”以来全省黄河流域共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68.13万亩。
污染防治上,统筹推进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黄河流域5706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已连续9年达到Ⅱ类,提前两年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稳定实现“一河清水送下游”。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红线”控制指标体系,黄河流域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实现清零,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22.6%、21.5%。持续优化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建成投运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
在统筹推进黄河大保护大治理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聚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立体式推进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6%,以1/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3/4的GDP,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 2025-09-28甘肃代表建议办理交出“高分卷” 代表满意群众受益
- 2025-09-28甘肃:数据节水等四项法规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 2025-09-28甘肃出炉“文旅融合”决定 七大任务绘就新蓝图
- 2025-09-26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56% 3384个违规项目“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