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56% 3384个违规项目“清零”

中国甘肃网9月2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26日下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结果显示,2024年沿黄9市(州)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3%、33%,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56%,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保持Ⅱ类标准。
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杨陇军介绍,省人大常委会立足甘肃省黄河流域资源性、工程性、区域性、结构性、指标性缺水问题并存的实际,围绕甘肃发展为水所困的最大省情和中央环保督查涉水问题整改,聚焦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由5位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赴沿黄9市(州)开展了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总体来看,甘肃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围绕“四水四定”原则,推动黄河保护法律法规落地见效。节水制度方面,修订《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甘肃省节约用水条例》,印发《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并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县(区)和部门政绩考核。水资源刚性约束方面,流域3384个违法违规项目完成集中整治,严重地下水超采区实现“清零”,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和大中型灌区渠首全部实现在线计量。
用水效率同步提升。全省流域内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7万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405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4.7%;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庆阳、定西跻身国家节水型城市,45个县(区)被命名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水安全保障方面,17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达标,流域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4%,16条主要河流、166座水库全部纳入洪水防御调度方案。
与此同时,流域内15113名河湖长常态化履职,258个河湖“清四乱”问题完成治理,4168个遥感图斑全部复核,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治理有序推进,黄河甘肃段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执法检查亦指出五项短板: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待加强,水资源严格管控还不到位,取用水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节水控水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备。
对此,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下一步将严格实施“一法一条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点举措包括:强化法治思维,推动取、供、用、耗、排全过程监管;系统谋划水资源调配,完善流域水网体系;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行阶梯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定行业节水标准,创新财税激励,奖励“水效领跑者”;加强数字赋能,实现从水源地到末梢水全链条监管,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据介绍,9月25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已审议并通过执法检查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报告内容详实、数据充分、建议可行,并围绕强化刚性约束、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技术创新、构建共商共建共治格局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将结合审议意见修改完善报告并转送省政府研究办理。
- 2025-09-232025相约敦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果丰硕
- 2025-09-22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民丰收节活动丰富多样
- 2025-09-22光影艺术盛宴来啦!第十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于9月22日启幕
- 2025-09-2210月1日起!甘肃全面上线“陇上e企查” 构建涉企行政检查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