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四项改革谱写转型新篇章

中国甘肃网4月3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4月3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嘉峪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石福胜出席发布会,向媒体及社会各界详细介绍了嘉峪关市在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未来规划。
经济体制改革:积蓄动能 推动产业升级
嘉峪关市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近年来立足自身优势,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24个月保持9%以上增速,近3年工业固投年均增速达40%。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以“三化”改造为牵引,推动钢铝产业装备升级、工艺提升、产品换代,引进了一批重点延链补链项目,2024年钢铝两大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111亿元。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光伏发电并网总装机超过196万千瓦。
同时,抢抓“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战略机遇,谋划引进中钢国际智慧物流园项目,加速形成“丰”字型综合交通路网体系,向甘肃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综合物流枢纽城市迈进。未来产业布局也取得突破,新型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项目落地,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核技术应用高地建设稳步推进。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成为嘉峪关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73%,居全省第二位。通过建立市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近三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实现翻番,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创新主体不断扩量提质,近三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户,累计达到68户,嘉峪关高新区连续三年入围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
同时,积极搭建科技成果交流平台,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2024年促成校企合作项目45项,带动科技研发投入7392万元,推动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文化体制改革:擦亮文化名片 推动文旅融合
嘉峪关市持续擦亮“天下第一雄关”金字招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高起点推进长城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和展示利用,全面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关城、关城里、方特丝路神画“三大景区”实现全面贯通。
同时,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新推出全国首部边塞史诗剧《天下雄关》和全国首个长城实景沉浸式夜游项目《天下嘉峪关》,培育打造了一批品牌节会赛事。做强品质旅游硬支撑,冠名开通动车,实施机场改扩建工程,2024年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共接待游客1225万人次、旅游花费80亿元,分别增长40%、25%。
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群众幸福感
嘉峪关市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诉求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95类证照实现“免提交”,99%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即办率提升至90%。12345热线办结率和满意度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民生事业保障扩面提质,每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超80%。
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10年居全省第一。获评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城乡居民医保、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标准均居全省前列。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被新华网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石福胜表示,新征程上,嘉峪关市将聚焦“两区一城一地”目标定位,坚持向新而行,追求转型发展,聚力打造“六个典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嘉峪关发展的崭新篇章。
- 2025-04-032025兰州马拉松5月25日上午7时30分鸣枪开跑 4万跑者将沿亚高原黄河赛道奔跑
- 2025-04-02白银靖远县:经济增速连续四年跑赢全国、全省平均增速
- 2025-04-02白银景泰县:聚力打造西部精致小城
- 2025-04-02白银靖远县:纵深开展“十大提升行动” 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