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武威:三年签约实施111个重大项目 投资额602亿元

中国甘肃网11月2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烁)11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西部领先、全国靠前’—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武威专场”上了解到,近年来,武威市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天马易办·诚信武威”营商品牌,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稳居前10位,近12个月平均排名前3位,最好成绩第2位。

从全省第三方评价结果看,武威市5个省级工业园区评价全部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满意度较去年提升15.2个百分点,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凉州区在融资贷款、外资利用上精准发力,实现新的突破,古浪、民勤、天祝3县在政务服务、公用事业和信用体系建设上齐头并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近三年,武威市成功引进“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行业头部企业74家,签约实施项目111项、投资额602亿元。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规上企业6户、亿元以上企业90户,带动1209家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武威,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增强。

同时,武威市以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生态。围绕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36条,着力破除各类隐性壁垒,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有序流动、优化配置。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全程“一网通办”改革,实现不见面开标、在线签订合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到100%。积极推动“信用代证”改革,注重科技赋能,出台科技创新支持政策19条,三年来共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91项,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户。通过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充分释放,近三年新注册市场主体5.82万户、累计17.75万户,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4%,均位居全省首位。
依托武威国际陆港,成功打通中亚、中欧等六大国际物流通道,开辟11条国际货运线路,累计发运班列249列,货运总量达39万吨。着力破解外贸企业通关难题,“一企一策”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加快建设辐射西北、连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平台。今年新增外资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资1960万元,外资利用实现“零突破”。
聚焦“一门一网一线”,深化数字政府建设,上线38类“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100%。积极推进园区自主审批权限有序下放,在政务服务平台开设工业园区专属网办入口,推动21类事项全流程数据共享、在线联办,最大限度压缩企业办事时限。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